特色医疗

当前位置: 首页>特色医疗>健康知识>详细信息

新冠疫苗接种指南,请您查收!

信息来源: 时间:2021-01-14 文章点击率:2449

 



近日,我国首批新冠病毒疫苗开始在多地对重点人群进行接种。疫苗安全吗?哪些人群不适合接种?

打完后能不能摘口罩?出现不良反应怎么办?

关于它的疑惑,今天一一为您解答!

01
接种新冠疫苗贵吗?
新冠病毒疫苗为全民免费提供。

02接种新冠疫苗安全吗?
目前我国批准用于紧急使用的疫苗有3种,分别为中生北京所、中生武汉所和科兴中维生产的灭活疫苗。自12月15日正式启动了我国重点人群的接种工作。半个月来,全国重点人群累计接种已经超过了300万剂次。期间也发生了一定比例的不良反应,总的发生率,跟常规接种的那几种灭活疫苗很接近,主要的表现是一些局部的疼痛、局部的硬结这样一些情况。轻度发热的病例大概不到0.1%,过敏反应等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大约为百万分之二。

03接种新冠疫苗有效吗?

新冠疫苗保护效力为79.34%。从临床试验数据上看,保护期可以达到半年以上,至于说保护期能不能像很多病毒性疫苗一样,能够终身免疫,或者至少保护五年十年,因为新冠疫苗使用时间不长,目前无法判断。

04哪些人需要接种新冠疫苗?

现阶段重点人群接种对象为18~59岁新冠病毒易感者。
我国主要按照“两步走”的方案,实施全国范围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第一步,主要针对部分重点人群开展预防接种,包括从事进口冷链运输、口岸检疫、船舶引航、航空空勤、生鲜市场、公共交通、医疗疾控等感染风险比较高的工作人员,以及前往中高风险国家或地区工作学习的人员,尽力缓解输入性疫情防控压力,降低本土病例发生和国内疫情暴发风险。
第二步,随着正式获批上市以及产量不断增加,将有更多产品投入使用,通过有序开展预防接种,确保符合条件的群众“应接尽接”,逐步在各类人群中构建免疫屏障,阻断病毒在我国的传播。

05哪些人不能接种新冠疫苗?

禁忌接种人群:对接种的疫苗所含任何成分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品种疫苗出现过敏者。
暂时不适宜接种人群:发热、各种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或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暂缓接种,需要等急性疾病痊愈再去接种。鉴于慢性病患者是新冠肺炎重症和死亡的高危人群,需要接种新冠疫苗进行保护,建议等慢性疾病恢复处于非发作期再去接种。
孕妇及已接种其他疫苗的人群不建议进行接种。

06接种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接种后应在接种点留观30分钟,留观期间,受种者如出现面色苍白、出汗、四肢湿冷、皮疹、脉速而弱、发绀、面部和喉咙肿胀、呼吸困难等症状,请马上告诉接种点医生。
★接种后应多休息,多饮水,注射部位保持干净卫生,不清洗、不挤压按摩接种部位,以防局部感染。
★接种后应查看接种预约,掌握下次疫苗接种时间。
★接种后如有发热、局部红肿疼痛等反应,除对症处理外还应及时告知接种单位医生做好相关记录;极个别人可能会出现高热、持续发热数日或其他更严重的情况,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防延误病情。

温馨提示

接种新冠疫苗以后,还是要求大家继续维持个人防护措施,包括戴口罩、保证社交距离、勤洗手等。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疫苗说保护率达到百分之百的。而且特别是在当前群体免疫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情况下,我们建议即使打了疫苗,这些防护措施仍然不减,以更好地保障大家的安全。


冬春季预防新冠病毒技术指南

一、居 家
1.家庭中常备体温计、储备适量的口罩和消毒剂等防疫物资。
2.做好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
3.多开窗通风。如需使用空调,使用前应对空调进行清洗,空调运行期间不宜完全关闭窗户,保证适量新风进入室内。
4.家庭环境以常规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经常打扫卫生,及时清理室内垃圾。
5.注意个人卫生,及时做好手卫生。手未清洁前避免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勤晒衣被。
6.外出时,随身备用口罩。在人员密集或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时,应佩戴口罩。

二、进入公共场所
公众进入公共场所从事住宿、购物、娱乐等活动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倡导“个人防护三二一”:即“三主动”、“两及时”、“一遵守”。
三主动:
1.主动接受体温检测。
2.主动佩戴口罩。
3.主动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
两及时:
1.接触推车、扶手等公共用品用具后要及时洗手或进行手消毒。
2.发生健康状况异常时要及时离场就医。
一遵守:
遵守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的各项防控措施。

三、口罩佩戴
1.在居家环境中,或在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时可不必佩戴口罩。
2.在户外运动时,不必佩戴口罩。
3.外出时,应随身携带口罩备用。
4.在车站、机场、超市、商场、酒店、影院等公共场所,或乘坐公共汽车、地铁、飞机等交通工具,以及乘坐厢式电梯时,应正确佩戴口罩。
5.去医院就诊或陪护患者时应正确佩戴口罩。
6.佩戴和脱除口罩时均应保证手部清洁卫生,随身备用的口罩可以存放在清洁的塑料袋中,如果佩戴口罩过程中出现胸闷、气短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前往户外开放场所,摘除口罩。
7.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应及时更换。

四、手卫生
以下情况应及时清洁双手,做好手卫生:
1.开展清洁操作前,如饮食、加工制作食品饮料、触摸口鼻和眼睛、护理老年人和婴幼儿等情况。
2.从事污染操作后,如咳嗽、打喷嚏用手捂口鼻、大小便、护理病患、触摸钱币、接触或处理各种垃圾和污物等情况。
3.手部有明显污染物时。
4.传染病流行期间,触摸门把手、电梯按键等各类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后。
5.其他可能污染双手的情况。
可采用“7步洗手法”洗手,有条件时可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