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医疗

当前位置: 首页>特色医疗>健康知识>详细信息

肺部的体检——肺功能检查

信息来源: 时间:2020-10-20 文章点击率:674

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特点,在我国的患病人群约1亿,且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向。慢阻肺早期症状轻微,容易和其他呼吸道疾病混淆,一旦出现症状,往往肺功能损失已经超过50%,丧失了最佳治疗时间。



如何才能早发现早治疗呢?
当然是普及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必要检查之一,主要用于检测呼吸道的通畅程度、肺容量的大小,对于早期检出肺、气道病变,评估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定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法的疗效,鉴别呼吸困难的原因,诊断病变部位、评估肺功能对手术的耐受力或劳动强度耐受力及对危重病人的监护等方面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肺功能测定须知


肺功能检查有什么用处呢?


肺功能检测可以解决诸如以下的问题:患者的肺功能有无损害、损害程度、有无气道阻塞、阻塞的程度如何、对治疗有无反应、治疗效果、气体交换的机制有无损伤、手术的风险程度等。

而手术以后,肺功能检测还可以帮助医师解决许多其他临床问题:慢性咳嗽的病人是慢性阻塞性疾病还是患有哮喘?患者的呼吸困难是否与呼吸肌无力有关?肥胖是否引起患者的肺功能损害?因此,肺功能检查对肺部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哪些人适宜做肺功能检查?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患者定期复查——监控病程发展。
2.季节性咳喘发作——看是否患有哮喘。
3.有慢性咳嗽、呼吸困难、气促、喘息、胸闷等表现的病人——明确原因。
4.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者——观察肺功能是否有损伤。
5.吸烟并长期咳嗽,或长期大量吸烟者——看小气道功能是否改变。
6.胸片异常——判断肺功能损害程度。
7.麻醉、外科手术前——评估手术风险,以及术后恢复的预测。
8.呼吸疾病临床治疗后的疗效评估和疾病进展评估。
9.健康体检。


肺功能检查前需要注意什么?

1.肺功能测定前,受试者应当避免吸烟、饮酒、剧烈的活动等,也不要穿过于紧身的衣服,但当天可以如常进食早餐。
2.按医嘱要求停用相应支气管扩张剂,如茶碱类、β2受体激动剂、激素类,抗过敏药等,如不明白请向医生咨询。
3.应尽量放松,听从医务人员的指挥。患者与操作者之间良好的互动配合是获得准确肺功能数据的关键。
4.为防止测定过程中受试者昏厥、跌倒,肺功能的测定一般采用坐位,受试者如有不适应及时告知操作人员。
5.测定结束后,少数人会有轻度的头昏、胸闷、口唇麻木的感觉,只要适当休息,这些症状就会好转消失。
6.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高热、剧咳、自发性气胸、严重的未被控制的高血压、两周内有咯血者,均不宜行肺功能测定。


肺功能检查会有不适吗?

肺功能检查主要了解呼吸能力,一般是很安全的。但有些项目偶尔会引起一些不适,如咳嗽、胸闷、气紧、喘鸣、心悸、轻微手颤、声嘶、咽痛、头晕、头痛、面红等,可经药物治疗或休息后自行缓解。部分病人检查前需咨询医生排除不适宜检查的情况。


2020年7月,由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中国医科院呼吸病学研究院、全国呼吸专科联合体指导,县域医院院长联盟合作、爱心企业阿斯利康中国支持的“呼吸在县”中国县域慢阻肺规范管理中心暨双肺筛查项目正式启动。我院荣幸成为首批建设县域慢阻肺规范管理中心的县医院。

项目启动后,我院将实现重大慢性疾病的全周期管理,推动基层诊疗一体化建设,优化基层健康服务,为“大病不出县”打下坚实基础,为广大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